0371-66310002
技术专题
公司新闻 技术专题

河蟹水瘪子病早期症状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次数:0

  河蟹“水瘪子”每年都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头胸甲腔大量积水,全身组织水肿,肝胰腺萎缩,胃、肠内有黄色或白色内容物(俗称“拉黄”),可引起河蟹生长缓慢或大量死亡,目前“水瘪子”的病因还未明确。

1.png

  如何对水瘪子进行预防?

  1、正确育苗

  蟹苗在越冬期间,苗塘水花生越多蟹苗体质相对越差,因为冬天水花生多的池塘,蟹苗一般多在水体上层,而水体上层pH值高,温度低,不利于蟹苗生存。而质量差的蟹苗养到夏天,水瘪子发病率就越高,养殖早期河蟹磨爪的发病率也要高。建议育苗塘越冬前(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尽快把水花生清理掉,让蟹苗到底部。

  育苗期间扣料,致使蟹苗营养不良,会影响肝胰脏发育,所以在高温期间,蟹水瘪子发病率也非常高。因此不建议大家在育苗期间扣料。

  2、防水体pH值过高

  水瘪子的形成跟水中的pH值(酸碱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塘口的pH值过高(>9.5),会影响螃蟹吃料(螃蟹消化道pH值5-7),内分泌失调,出现鳃水肿、烂鳃等,进而增加了水瘪子的发病几率。打开壳时,鳃如果是鼓鼓的(早期),经常一泡水流出来了,如果水放在壳里面不凝固,这个螃蟹病好治;如果鳃的颜色发黄、发黑,肝胰腺的颜色逐渐变淡,螃蟹的病已经被耽搁了;如果壳打开之后变成果冻状,提醒注意这是螃蟹典型的“肝腹水”,就有点难治了。

  3、防缺氧

  持续阴雨天,气压低、雨水多会导致水体缺氧,同时水温偏低,也会导致河蟹吃料差,免疫功能低下。水草过密水体不能很好流动,也会出现缺氧。高温雨季塘口环沟水深的地方,尽量把水草处理掉。水草密度一般雨季占池塘面积三分之一为好,但是持续低温之后天气转变又持续高温,水草太少不好,所以建议比较安全的水草密度是占池塘面积的一半,占50%左右。

  持续阴雨,螃蟹吃料差、水瘪子多、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水深。持续的阴雨天,吃料比较差的、水瘪子发病率比较高的,应该把水位降低。如果天气好转,持续晴天,要及时把水位加上来。

版权所有:郑州赛有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78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