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6310002
技术专题
公司新闻 技术专题

雨季常见水质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1-06-04 浏览次数:0

      一、溶氧降低

      阴雨天时,光照偏少,藻类光合作用弱,产氧少,水中溶氧含量较低,而且这时往往气压低,天气闷热,风力小,空气交换到上层水体的氧气量减少,池塘中各种水生生物呼吸及有机质分解也都在不断消耗溶氧,导致水体溶氧急剧下降,很容易造成养殖动物的浮头缺氧现象。

      随着投料不断增加,水产动物的代谢产物也在不断增多,剩料和排泄物在池塘底部不断积累,塘底的负荷逐渐加大,会对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很大压力,持续低溶氧的环境会抑制以好氧菌为主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水体的氮循环平衡容易被打破,底泥中的硫酸还原菌、硝酸还原菌、亚铁还原菌等多种厌氧菌产生的副产物不能及时被进一步处理,碳循环和氮循环等物质循环受阻,导致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上升,而厌氧发酵的过程还会释放很多热量,造成池塘底热返底,底层有机质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溶氧降低。

a97036e20296d428ae88e3be726ddd76_u=2336798576,1948264191&fm=26&fmt=auto&gp=0.jpg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光线强度和气压两个方面的影响。

      1.水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转换作用,其次才是空气中溶入水体的氧气。

天气突变常导致气温、光照、气压的突变,水温相对气温的恒定性较好,因此气温的突变并不是水中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光照的突变将严重影响水生物的光合转换过程,导致产氧量下降。

      2.气压降低会造成水体对氧的溶解度降低,溶氧溢出水体,导致水体缺氧。

      3.环境气压低对养殖动物体内的溶氧能力同样产生了负面作用,会导致血液携氧量的降低,因此动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呼吸来增加氧的摄入。

      4.一般在气压低的时候比如下雨之前,尤其是夏季暴雨来临之前溶解氧非常低,不仅会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夜里水生植物还要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也容易造成溶解氧偏低。

因此,天气突变时水体缺氧并且养殖动物很容易浮头和生病,其原因主要是光照和气压影响的结果,而这个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产氧、降低溶氧、增加耗氧综合形成的。

e840b8a5f985bf147c4590e3cac75ff8_u=2090599315,614993061&fm=26&fmt=auto&gp=0.jpg

      二、暴雨前后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现在养殖水体大多富营养化或偏肥,甚者还施用一定的肥料来促使水体生产力提高,如果过量施肥,任何季节任何时候都会造成一定的水体富营养化。


      三、暴雨前后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暴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养殖动物处于不适状态。

      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容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

      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有益藻应激后会出现死亡,而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养殖动物容易患病。

4ecadfc795c85256336703cd5f57c774_u=3793068101,1464733573&fm=26&fmt=auto&gp=0.jpg

      四、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的管理措施

      1、雨前应该加强巡塘,加固塘基及防逃设施,检查养殖器械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等。暴雨前中后都要适当开启增氧机,及时对池塘缺氧做出反应,尽可能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稳定水相,防止疾病大规模发生。

      2、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增加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同时增加鱼虾活动量,以摄食池塘微生物,从而减少池塘生物总耗氧量。

      3、暴雨过后,应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工作。如把死亡和病重的水产动物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腐烂污染水质,并估算死亡养殖动物的数量、重量,以供补放苗种参考。

      4、雨后抓紧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塘坎和各种养殖设施,加固坝坎,及时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如对水浸泡的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5、加强消毒工作。对有鱼虾的养殖池塘尽量采用低刺激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泼洒消毒,防止烂身、烂尾等继发性细菌疾病。对没有鱼虾的池塘,可以将水尽快抽干,曝晒、清池,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对池塘和周边进行消毒。

      6、暴雨后,要调控好水质。有条件的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对pH值在8.5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改善水质,使用生石灰时注意氨氮超标的问题,避免水产动物氨氮中毒。

      7、加强灾后饲养管理工作,增强水产动物的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如果已经发生细菌性疾病,及时进行防治,配合外泼聚维酮碘等产品对水体消毒杀菌。


      防治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体消毒和水质改良工作,可用生石灰、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等定期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雷雨天气造成的水质变化的应激准备,可用稳多多等微生物制剂等改善和维持水环境的稳定,尽量减少水产动物因盐度变化、应激反应造成的死亡。

      2.加强饲养投喂管理:控制饲料投喂量以及投喂新鲜优质的饲料,避免剩料过多污染养殖水质,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3.加强巡塘,定期检测氨氮、pH值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并适时施用调水和改水产品,保持水质和底质良好;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应对天气突变造成的水质变化,合理使用增氧机。

      4.加强改善池塘底质环境,合理使用底改产品,减少底质污染。尽量少用或不用一些毒性大、刺激性强的杀藻剂、杀菌药物进行水质调节,以免杀死过多水草或藻类,降低水生植物的增氧作用,造成二次污染,水质恶化。

      5. 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

版权所有:赛有渔 豫ICP备1804153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