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是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整个养殖周期均常见。病虾的消化道变红色,急性感染时胃部最明显,中肠后部也变红或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失去弹性,肠道内无食物,严重者肠粘膜坏死脱落,肠道内积脓或积液。肠壁红色素细胞扩张,有大量血细胞聚集。肠道出现断节,拖便等情况,病虾不活泼、厌食、生长缓慢。
肠炎症状
1、表观症状
发生肠炎时,对虾的消化道呈现红色,胃部最明显,肠道后部也变红或肿胀,后盲囊混浊。
进一步恶化时,肠道出现断节,拖便等情况,病虾活力差、慢料、生长缓慢。
严重时,肠道内无食物,肠粘膜坏死脱落,肠道内积脓或积液。肠道韧性变差,易断,虾子少量偷死。
预防方案
1、缓加料、多喂菌
天气好时,平稳加料,并每天投喂一餐使用“壮虾宝”拌料,减轻虾子消化负担;天气差时,减料或停料,避免饲料污染。坚持拌喂金肝利胆,有利于打造肠道有益菌群,提高抗病力。
2、少应激、多修复
养殖过程中,应激和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高位池高密度养殖更是如此。一方面尽量避免应激,比如水温变化、倒藻等。定期施用超能EM菌+生态修复师,稳水水质。另一方面需要持续修复,坚持拌喂对虾肠肝宁,并泼洒液肽美,提高免疫,增强体质。
3、勤排污、多换水
环境极大影响致病因子发展和对虾体质。养殖中后期需勤排污,每天8-10次,配合换水和补菌,改善水质环境。环境改善不仅能降低肠炎发生率,也利于肠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