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参继发化皮频繁出现,海参化皮病又称为“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病面广,发病快,一旦发病很快蔓延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遇到化皮病怎么处理?早预防早防控,可以有效控制病变减少损失。
海参化皮表现症状
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体色变暗,但肉刺变白、秃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烂,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
化皮病病因及防治
1、水质恶化造成的化皮
主要是由于水底的水绵等大型藻类的死亡腐烂造成水底的有害物质超标,海参因为难以适应而发生化皮应激反应。治疗起来以底质调节为主,主要采用的措施是改良底部,改善底部海参生长环境,从而抑制海参化皮症状。底质原因导致的化皮治疗起来难度大,时间长。治疗过程中可在饵料中添加液肽美+金肝利胆,提升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可有效促进化皮病的治愈。
2、细菌引起的化皮病
由于海参圈底有害菌大量滋生出现黑底,海参又以底部的有机质为其主要营养,因此很容易得病。细菌性化皮治疗相对比较简单,有时2天~3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海参育苗时的化皮,以细菌性化皮为主,采用消毒并结合中药拌料投喂,如:止血肠鳃康或稳立克+液肽美,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为育苗时的水质控制比较方便,换水比较勤,因此应激性化皮的发生几率就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