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6310002
技术专题
公司新闻 技术专题

硫化氢在水产养殖中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18 浏览次数:0

  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存在形态主要受水体pH和温度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以非离子态硫化氢为主,在碱性条件下主要以离子态硫化氢为主。

1.png

  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的是非离子态硫化氢,非离子态硫化氢进入水生动物血液之后能与水生动物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降低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导致水生动物呼吸困难,甚至造成中毒死亡。同时,硫化氢对水生动物的皮肤也有不良作用。长期生活在硫化氢含量超标的水体中,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变慢,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病。一般认为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态硫化氢含量不应高于0.1mg/l,育苗水体不应高于0.05mg/l,最好不检出。

  硫化氢中毒的判断

  1、鱼鳃呈黑褐色,腮盖紧闭、血液呈巧克力色

  2、常在水表层游动

  3、水中溶氧特别是底层溶氧非常低

  4、用醋或盐酸酸化褐色血液,有硫化氢的臭鸡蛋味放出

  5、下风处可闻到臭鸡蛋味

  6、硫化氢测试

  低气压,阴雨天气环境,台风天气、搅动底泥等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几率会大很多!

  养殖水体硫化氢管理

  1、充分增氧。水体高水平的溶解氧可氧化消耗硫化氢为无毒物质硫酸盐。高溶氧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于繁衍,从而抑制硫化氢的产生。开动增氧机和泼洒增氧剂是有效的增氧方法。

  2、调节水体PH值。PH值越低,发生硫化氢中毒机会越大。一般控制水体PH值在7.5—8.5之间。如过低,可施用生石灰提高PH值,少量多次,缓慢调高PH值。同时应确认水中分子氨不过量,否则提高PH值,容易引起氨中毒。

  3、经常换水,降低池水中有机物浓度,同时新水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可沉淀水中的硫化氢。

  4、养殖池收获后彻底清污,或将池底翻耕晾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他硫化物氧化。

  5、加氧化剂,可将硫化氢氧化成硫酸盐而去除。

  6、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残饵量。

  7、定期投喂超能丁酸菌,可加强鱼虾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降低池塘水体中硫化氢水平,减少硫化氢过高造成的的危害。

  8、定期泼洒生态修复师,其中所含的成分可与水体中硫化氢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化物,防止硫化氢过高造成的危害。

  9、避免含大量硫酸盐的水进入养殖水体。

  水产养殖硫化氢,属于池塘底部有机质过多造成PH下降导致溶解氧过低而缺氧中毒现象,在日常养殖中只要水体调理得当,一般很少发生,与平时投喂量和改底息息相关。

  一般出现这种问题,首要问题要增氧和解毒,硫化氢是有毒物质,会直接对水生作物产生威胁,而增氧主要是防止翻塘,绝大多数的鱼塘翻塘并不是因为毒素,而是有害物质耗氧导致缺氧,解毒之后的问题,就是降解亚硝酸盐,停止硫化氢的继续衍生。接着改底,过流改底。肥水,最后下超能EM菌稳水。可以使用硫氧化细菌降低,第二个可以使用铁渣形成硫化铁沉淀。第三个,使用光合细菌可以转化利用一部分。

版权所有:郑州赛有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78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