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孢子虫病先是感染对虾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寄生在虾肝胰腺管上皮细胞中,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很难发现,用PCR等技术才能确诊。难杀的孢子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孢子虫表现症状:
染病的对虾不长个,偶尔伴有白便,刚染病的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肠炎和肝胰腺萎缩,有些染病个体虽食欲正常,但是体瘦、壳薄、身体柔软。
染病的养虾塘通常能出现5种不同规格的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生长缓慢都是由虾肝肠孢子虫引起的。如养殖过程管理不好、投料不足、投苗密度过大、养殖塘pH值过低(一般在7以下)均会导致对虾出现生长缓慢情况。另外,有一些病原体也会造成对虾生长缓慢,如ihhn(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微孢子虫的检测方法:电镜检查病原体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利用染色的活组织印片、涂片或切片光镜检查,也具有诊断价值,且易于推广。粪便直接涂片用改良三色液染色,孢子壁呈鲜樱红色。
防治措施:
在虾苗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洗、暴晒和消毒,水源进入池塘后,合理使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对水体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潜藏于池塘环境中的病原生物;养殖过程中饲料拌喂壮虾宝+茅孢清+液肽美,可有效治疗对虾孢子虫。南美白对虾孢子虫病感染率高、危害大,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宗旨,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选好苗种、控好水源,严格控制病原入侵,搞好养殖池塘的底质、水质,并密切关注周围养殖场的状态,仔细观察自己养殖场的情况,做定期的检查、检测,疾病提前预防。